袁喆课题组博士后招聘

导师简介

       袁喆,1998至2005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于瑞典Chalmers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至2015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荷兰Twente大学、德国Mainz大学等机构工作。2015年入职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高等量子研究中心,担任特聘研究员/教授。2023年加入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3篇。

科研方向

       组内已开发了独特的第一性原理散射理论计算方法,有能力处理数百纳米尺度的体系,定量计算真实材料的自旋输运与耗散过程。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自旋相关输运:

    1. 各向异性磁电阻(Phys.Rev.Lett. 128, 247202 (2022), Phys. Rev. Lett. 125, 097201 (2020))

    2. 自旋转移力矩(Phys. Rev. B 93, 224415 (2016), Phys. Rev. Lett. 109, 267201 (2012))

    3. 自旋极化电导率(Phys. Rev. B 109, 235413 (2024), Phys. Rev. B 97,214415 (2018))

    4. 磁阻与霍尔效应(Science Bulletin 69, 2362 (2024))

    5. 反铁磁和交错磁体中的自旋输运(Phys. Rev. Lett. 133, 046701 (2024))

2. 自旋动力学耗散

    1. 磁阻尼微观机理(Phys. Rev. Lett. 134, 136701 (2025))

    2. 磁阻尼界面增强(Phys. Rev. Lett. 113, 207202 (2014))

    3. 非共线结构磁阻尼(Phys. Rev. Lett. 113, 266603 (2014))

    4. 反铁磁阻尼(Phys. Rev. Materials 1,061401(R) (2017))

3. 自旋传输耗散

  1. 自旋霍尔效应(Phys. Rev. Lett. 129, 097203 (2022), Phys. Rev. B 100, 085425 (2019), Phys. Rev. Lett. 116, 196602 (2016))

  2. 自旋扩散长度(Phys. Rev. Lett 126, 196601 (2021), Phys. Rev. B 104, 214404 (2021))

  3. 界面自旋记忆损失(Phys. Rev. B 106, 115425 (2022), Phys. Rev. B 106, 014401 (2022), Phys. Rev. B 104, 205426 (2021), Phys. Rev. Lett. 124, 087702 (2020))

4. 非线性自旋输运(Phys. Rev. B 109, 235403 (2024))

招聘要求

       现因科研项目需要,拟公开招聘博士后1-2名,欢迎有志学术青年的加盟。

(一)应聘要求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凝聚态物理领域博士学位的海内外优秀博士研究生,在国际主流物理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具有输运理论、自旋电子学理论或电子结构计算研究经验者优先。

  2. 责任心强,热爱科研并具有良好的科研职业道德,具有开拓精神,具备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岗位待遇

  1. 按照复旦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优秀者有机会入选复旦大学“超级博士后计划”(26-28万元/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30+/万元年)或国家“博新计划”(48+万元/年);

  2. 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稳定的办公环境和良好的个人发展机遇,鼓励和支持博士后申请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课题、人才计划;

  3. 按规定入住复旦大学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学入托等按照学校博士后相关政策执行;

  4. 按照复旦大学规定提供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

  5. 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突出,符合学校人才引进条件的,可竞聘学校教学科研岗位。



肖聪课题组诚聘博士后

课题组介绍

       肖聪,201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2016年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 20162021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做博士后,2021年至2023年在香港大学做高级研究助理和研究助理教授。2023年加入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2024年作为全球四位青年学者之一被Nature Index杂志以“Four game-changing researchers in materials science”为题专文报导: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4002-z。入选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项目。20251月加入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担任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共发表SCI论文50篇,其中Phys. Rev. Lett. 11篇、Nat. Commun. 4篇、Nano Lett. 1篇、Phys. Rev. B Letter/Rapid Communications 7篇、Phys. Rev. Res. Letter 1篇等,多个理论预言被实验证实。


目前课题组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

  • 包含贝里曲率等量子几何效应的高阶半经典响应理论发展 (Phys. Rev. Lett. 124, 066601 (2020); Phys. Rev. B 101, 235430 (2020); Phys. Rev. B 103, 045401 (2021); Phys. Rev. B 103, 115432 (2021); Phys. Rev. B 104, L241411 (2021); Phys. Rev. Lett. 129, 086602 (2022))

  • 非线性输运,包括非线性霍尔效应、非线性平面霍尔效应、非线性谷霍尔效应、非线性能斯特效应等 (Phys. Rev. B 100, 165422 (2019); Nat. Commun. 12, 2049 (2021); Phys. Rev. Lett. 127, 277202 (2021); Phys. Rev. Lett. 130, 126303 (2023); Phys. Rev. Lett. 132, 056301 (2024); Phys. Rev. Lett. 132, 106601 (2024); arXiv:2311.01219; arXiv:2411.07746; arXiv:2502.17080; arXiv:2503.03147; arXiv:2503.04616)

  • 非线性自旋轨道电子学,包括非线性自旋轨道转矩、非线性自旋霍尔效应、非线性轨道霍尔效应等 (Phys. Rev. Lett. 129, 086602 (2022); Phys. Rev. Lett. 130, 166302 (2023); arXiv:2402.00532; Phys. Rev. B 109, 235413 (2024); Phys. Rev. Lett. 134, 056301 (2025))

  • 反铁磁体和交错磁体中的非线性自旋电子学

  • 基于范德瓦尔斯材料的量子层电子学、层自旋电子学 (Nat. Commun. 14, 1961 (2023); Acta Phys. Sin. 72, 237302 (2023) (物理学报创刊90周年专刊); Phys. Rev. Res. 6, L012059 (2024); arXiv:2402.17166; Nano Lett. 24, 8017 (2024); Nat. Commun. 15, 7997 (2024))

  • 非线性自旋卡路里电子学

  • 超导体中的贝里曲率效应 (Phys. Rev. Lett. 126, 187001 (2021); arXiv:2412.08451)


招聘职位

       现因科研项目需要,拟公开招聘博士后1-2名,欢迎有志青年的加盟。

(一)应聘要求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凝聚态物理领域博士学位的海内外优秀博士研究生,具有较多的贝里曲率、量子输运、非线性输运、自旋电子学、热电输运、磁电效应、拓扑材料等方向的理论或计算研究经验,在国际主流物理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至少2篇SCI研究论文。

  2. 责任心强,热爱科研并具有良好的科研职业道德,具有开拓精神,具备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岗位待遇

  1. 按照复旦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优秀者有机会入选复旦大学“超级博士后计划”(26-28万元/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30+/万元年)或国家“博新计划”(48+万元/年);

  2. 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稳定的办公环境和良好的个人发展机遇,鼓励和支持博士后申请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课题、人才计划;

  3. 按规定入住复旦大学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学入托等按照学校博士后相关政策执行;

  4. 按照复旦大学规定提供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

  5. 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突出,符合学校人才引进条件的,可竞聘学校教学科研岗位。


应聘流程

       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内容包括教育及工作经历、研究方向、代表性学术论文等应聘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congxiao@fudan.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单位+姓名+应聘博士后”。实验室将择优通知面试。


截止日期

       本招聘信息长期有效,直至招满为止。


江华课题组诚聘博士后

课题组介绍

江华,2005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10-2012年在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1月至2023年10月,担任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023年11月加入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中心,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共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其中Phys. Rev. Lett. 15篇,Phys. Rev. B 60篇,Sci. Bull. 5篇、 Natl. Sci. Rev. 3篇、Nat. Commun. 3篇、Sci. Advances 1篇等,多个理论预言被实验证实。

招聘职位

现因科研项目需要,拟公开招聘博士后1-2名,欢迎有志青年的加盟。

(一)应聘条件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理论凝聚态物理领域博士学位的海内外优秀博士研究生,具有较多的拓扑态与拓扑材料、量子输运或介观物理的研究经验,在国际主流物理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至少2篇SCI研究论文。

2. 责任心强,热爱科研并具有良好的科研职业道德,具有开拓精神,具备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岗位待遇

1、按照复旦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优秀者有机会入选复旦大学“超级博士后计划”(26-28万元/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30+/万元年)或国家“博新计划”(48+万元/年);

2、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稳定的办公环境和良好的个人发展机遇,鼓励和支持博士后申请各类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各级课题、人才计划;

3、按规定入住复旦大学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学入托等按照学校博士后相关政策执行;

4、按照复旦大学规定提供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 

5、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突出,符合学校人才引进条件的,可竞聘学校教学科研岗位。

应聘流程

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内容包括教育及工作经历、研究方向、代表性学术论文等应聘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jianghuaphy@fudan.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单位+姓名+应聘博士后”。实验室将择优通知面试,并提供住宿、往返旅费等。

截止日期

本招聘信息长期有效,直至招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