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聪研究组提出内禀非线性自旋霍尔效应——垂直磁化无场操控新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自旋电子学领域,自旋轨道力矩因其可实现非易失性、快速响应的磁化翻转,在下一代磁存储技术中占据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垂直磁各向异性材料是当前设计高存储密度、强稳定性、小尺寸的磁存储器件的最优选择之一。在自旋电子学中,如何有效调控该类材料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当前一个重要的思路是通过线性自旋霍尔效应在强自旋轨道耦合材料中产生垂直极化的自旋流,该自旋流注入垂直磁各向异性材料可用于操控后者的磁化。要实现有效的、无外磁场的磁化翻转,关键在于产生共线极化的自旋流(collinearly polarized spin current, CPSC),即自旋极化方向与自旋流方向一致。而CPSC的产生通常需要具有较低对称性的自旋霍尔材料,现有方案主要是基于界面工程或引入非共线磁结构来降低对称性。 近期,复旦大学理论物理与信息科学交叉学科中心肖聪青年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炜博教授和澳门大学杨声远教授带领的合作研究团队建立了内禀非线性自旋霍尔效应的系统理论框架,提出用非线性效应在高对称性材料体系中产生CPSC的新思路。非线性效应在线性自旋霍尔响应完全被对称性禁止的体